(二)宣扬恐怖主义,煽动恐怖活动,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,强迫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和标志的,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、侵犯人身财产,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实现其政治、意识形态目的的主张和行为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NPC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,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。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、侵犯人身财产,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实现其政治、意识形态目的的主张和行为。恐怖活动是指下列具有恐怖活动性质的行为: (一)组织、策划、准备实施、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、重大财产损失、公共设施损坏、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。(二)宣扬恐怖主义,煽动恐怖活动,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,强迫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和标志的。(三)组织、领导或者参加恐怖组织的。(四)为恐怖组织、恐怖人员、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训练提供信息、资金、物资、劳动力、技术、场所等支持、协助和便利的。
2、防恐 防暴内容该写什么?1。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:恐怖袭击嫌疑人脸上不会有印记,但会有一些不寻常的行为,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,比如:1。有恐慌和异常言行的人;2.着装、携带物品明显与其身份不符,或者与季节不符的;3.冒充熟人或假朝臣;4、在检查过程中,督促检查或态度傲慢,不愿接受检查;5.经常出入大型活动场所;6.反复出现在警戒区域附近;7.公安部门通报的疑似嫌疑人,二、被恐怖分子劫持后:1。保持冷静,不要反抗,相信政府;2、不看,不说话,躺在地上,慢慢移动;3.尽可能保留和隐藏自己的通讯工具,及时将手机改为静音,短信报警求助等,110.短信的主要内容:你的位置,人质数量,恐怖分子数量等。;4.注意恐怖分子、头目的数量,以便事后提供证词;5.当警察发动突袭时,尽可能趴在地上,在警察的掩护下离开现场。